怎样设置农业物联气象站的报警阈值才科学合理?
【JD-NQ14】,【智慧农业气象站,十年设备厂家生产,选竞道科技】
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农业物联气象站的报警阈值,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
农作物的生长特性
了解所监测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气象条件的耐受范围。例如,某些作物在幼苗期对低温敏感,而在开花期对高温和干旱较为脆弱。
参考农业专家的研究成果和种植经验,确定与农作物生长关键阶段相关的气象阈值。
当地气候特点
分析当地的历史气象数据,了解天气的发生频率和强度。
考虑当地常见的气象灾害,如暴雨、大风、霜冻等,设置相应的报警阈值。
农业生产目标
如果追求高产优质,报警阈值可以设置得较为严格,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优化生长环境。
若更注重成本效益,阈值设置可能会相对宽松,但仍要确保不造成重大损失。
设备的测量精度
考虑气象站传感器的精度和误差范围,避免阈值设置过于接近测量的最小分辨率,导致误报警或漏报警。
提前响应时间
预留足够的时间让生产者能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,因此阈值应在气象条件对农作物产生实质性损害之前触发报警。
多因素综合考虑
不仅仅关注单一气象要素,还要考虑多个要素的组合影响。例如,高温高湿的组合可能比单独的高温或高湿对农作物危害更大。
试验和调整
在初步设置阈值后,进行一段时间的试运行,根据实际效果和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。
风险承受能力
评估生产者对气象灾害造成损失的承受能力,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情况,阈值应设置得更保守。
例如,对于某一地区的水稻种植,根据历史数据和专家建议,在幼苗期将温度报警阈值设置为 10°C,因为低于此温度可能会影响幼苗生长;在灌浆期,将日最高温度报警阈值设置为 35°C,因为持续高温可能导致灌浆受阻。同时,考虑到设备的测量精度为 ±0.5°C,相应地调整阈值范围,以确保报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。
扫码加微信
移动端浏览